English

二十一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

1998-05-01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20年前,肇始于一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思想解放运动,拉开了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序幕,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伴随丰富生动的实践,中国哲学也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在武装人们头脑、指导改革实践的同时,新的哲学范畴、哲学命题、哲学观念和哲学问题也丰富了哲学园地。随着改革的继续深化,科技的飞速发展,时代的深刻变化,21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也将发生变化。那么,21世纪中国哲学的主流形态及其特征将是什么呢?

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与时代精神是同命运共兴衰的。要科学地回答上述问题,我们就不能不把视野转向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变革发展与哲学发展的内在关联上。

反观20世纪中国哲学发展史,我们发现有两次富有成果的高潮。一次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当时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基础就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反对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这一思想的主要成果体现在《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哲学(军事哲学)著作中。毛泽东思想科学地回答了当时困惑人们的中国向何处去、中国革命的道路该怎么走等关系到中国的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正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革命才取得了胜利,实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创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辟了历史新纪元。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毛泽东思想由此也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并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第二次高潮则是本世纪70年代末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为起点而出现的。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毛泽东思想,再次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代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思考和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逐渐形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找到了一条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现时代条件下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道路。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其哲学基础就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许多学者认为,以实践为逻辑出发点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不仅是邓小平理论的“逻辑源头”,也是这一理论的哲学基础。邓小平理论已成为我们党和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成为中国人民前进的旗帜。与此相联,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也就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总结上述两次“哲学高潮”的出现及相应的主导哲学形态的确立,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它们本质是一样的,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这样关系到中华民族存亡、国家兴衰的根本性问题分别作出了科学的回答。

由20世纪中国哲学发展史的经验可见,判断21世纪哪一种哲学会成为中国哲学的主流形态,并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由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所决定的。我认为,作为21世纪中国哲学的主流形态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一是要为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科学的哲学路线的支持。缺少这一点,哲学就难以在历史上留下影响,“主流地位”就无从谈起。二是必须反映时代发展的特征和趋势,体现和升华时代精神。缺少这一点,哲学就会失去新鲜感和时代感。三是这种哲学要成为人们追寻道德价值的精神家园,成为人们的精神归依。缺少这一点,哲学就会失去群众,就没有生命力。

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邓小平理论所开辟和指引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将继续推进到21世纪。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更伟大的成就。作为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时代化”产物的邓小平理论,也将会在实践和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得到丰富、发展和完善。这一理论及其哲学基础———实践唯物主义必将在21世纪,随着中国的强盛,民族的振兴,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光彩,其“主流形态”地位也因而会得到更加坚实的确证。具体讲,这种主流哲学必须更加突出以下特征:第一,坚持以尊重实践、实事求是的观念作为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出发点。这条哲学认识路线丝毫不能动摇。第二,更好地发挥哲学的反思、批判功能,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发现和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不断总结实践中成功的经验,修正实践中错误的思想倾向,从而增强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科学性,减少和避免盲目性,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顺利健康地进行。第三,要有更加开放、宽容的气魄和胸襟。随着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多极化、信息化、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发展,21世纪的中国主流哲学形态,必须回答和反映现时代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更加充分地体现多样化、开放性、整体联系的观点和包容的意识。第四,更加重视个人的存在和价值,关心人,塑造人。什么时候,哲学真正成了人们心灵的港湾,精神的家园,成为人们感情依托乃至汲取生命原动力的对象,这种哲学的主流地位便有深刻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往往会发生“自我迷失”,会产生诸如心理失衡、选择矛盾、角色冲突、人格分裂等诸多精神方面的问题。21世纪的中国哲学不能无视这种人对其生存状态和意义的困惑、迷失问题,它应当寻求与心理学、文学、美学、艺术的联盟,引导人们超越迷茫走向执著,超越虚幻走向理性,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人的本质需要相一致的价值观念系统。为此,现有哲学体系必须在内容和语言形式上有一个大的转变。第五,要充分吸纳中国传统哲学中有利于解决现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的思想观点。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已经或容易出现的人际关系、天人关系的异化和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对立现象,我们一定要在发展现代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建立人与自然、个体与群体和谐的统一关系。由于几千年来中国的思想文化中,个体对群体的依赖观念太深了,个体的独立意识太弱了。因此,有必要打破儒家思想中那些固守个体对群体的依附性,漠视以致否定个体的独立性的传统观念。但与此同时,又必须防止因强调个体的独立性而走向漠视、否定群体的个体本位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或走向类似于后现代主义的虚无主义。在这方面,中国自古以来就确信人与自然、个体与群体必须统一、能够统一的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重视群体和谐,推崇个体为群体而献身的崇高道德精神,是我们应当批判继承的。

总之,以上述内容为特征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推进,一直到21世纪中叶“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的完全实现,其强大生命力及主导地位将得到更加确凿的证明。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